PLA材料应用地方有可降解餐盒、吸管、杯子,你知道还可以应用在哪吗?
2022-10-17 09:45:14
当前全球大量废弃塑料的存在,已经极大程度地威胁到了野生动物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各国在面临大量的白色污染情况下,积极推进限塑、禁塑、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垃圾污染。受全球“限塑”、“禁塑”法令影响,全球部分地区开始大规模限塑以及国内禁塑政策逐步实施。像我司的环保一次性餐盒也是从塑料转型到可降解方向发展。
2020年1月,我国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分步骤、分领域禁限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应用可降解包装膜、塑料袋、地膜等替代产品,政策由“限”向“禁”升级。将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明确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

在最严禁塑令政策导向下,国内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目前的全降解制品主要是由PBAT+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 聚乳酸)制成,不含PE材质,是能完全降解的!是指塑料包装袋全部降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这种全降解材料的主要来源是由玉米、木薯等经过加工变成乳酸,也就是PLA。PLA应用的地方也是很广,像PLA可降解餐餐盒、塑料袋。吸管、杯子等等。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材和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工人的环境友好材料。
目前全降解包装袋的主要生物基材料由PLA+PBAT组成,在堆肥情况下(60-70度)3-6个月可以完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大多含有丰富的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专用多功能助剂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填充和回收领域要兼顾高效和低成本化。
可降解、可替代塑料产业链的未来在于落实生态导向、跨界融合;从创新中国标准开始,融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硬核技术;有针对性的选择关键指标提出新要求,改变与真实降解环境脱节的生物降解塑料(基于堆肥条件测试)标准的局限性;从绿色设计、材料准入、质量保证、降解性能、生态安全、健康安全、投入产出、综合效益共八个方面规定控制指标;依靠科技成果标准化,标准化引领产业化,开拓中国生态塑料的新领域;用减污降碳的生态塑料实现再生循环类、石化材料创新类、无机材料替代类、生物基及生物降解类互为支撑、互为补充,千帆竞发;让人民享受生态塑料带来的生态安全、健康安全,享受生态福祉。
为什么我们需要“可降解” ?
来让我们回顾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可降解“的材料?为了让垃圾冲刷到海洋中后消失在海洋中?为了让误食塑料垃圾的动物能够更好地消化?为了让我们的垃圾不会堆积成山?这好像是为我们不愿意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改掉“一次性生活“习惯的谜之借口,让我们可以更理所当然地使用塑料和一次性制品。一次次在一次性用品中努力寻找替代方案,再一次次证明我们迷失于“用完即弃”的逻辑困局中,仍未找到逃离塑料污染的解决之路。为了不践行自己循环再用的行为,我们将会牺牲很多的成本。举个例子,生产PLA(聚乳酸,一种常见的生物降解材料)需要大量的粮食,制造1kg的PLA需要2.65kg的玉米。这背后也意味着对粮食安全的威胁以及更多水、土地等资源的投入。2019年,我们国家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这意味着就塑料袋而言我们需要上千万吨的玉米。
我们需要弄明白这些努力到底为了什么?我们也必须想清楚什么场景能够让可降解塑料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的效益。类似于包装袋、垃圾袋、外卖餐具、尿布、农用薄膜等场景可能都是可降解塑料发挥作用的用武之地。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谨慎再谨慎。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今天所生成的塑料会不会让接下来几个世纪的人们带来烦恼。选择最小化塑料包装的产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反复使用我们所拥有的塑料产品、分类和回收塑料废弃物,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消费者最有效、最低成本和最环保的明智做法。
东莞市思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植物纤维生产技术为核心,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配送为一体的食品包装耗材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玉米淀粉可降解餐盒,CPLA全降解餐盒,一次性奶茶杯等环保生物基餐具。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sichuneco.com/ 思纯环保餐盒厂家~